中国电竞网

中国电竞网

PGL布加勒斯特VS IEM成都:赛事日程冲突背后的电竞博弈,ESL强硬态度引发争议

阿修罗 607 HLTV

HLTV专栏:从布加勒斯特到成都,漫漫长路背后的赛事博弈

一场本可通过后勤协调与诚信原则轻松解决的问题,最终却因短视反应陷入僵局。

Strike是HLTV主编Striker开设的不定期专栏,聚焦由Valve监管的赛事体系下的新态势与新问题。

首先需要说明:我已受PGL邀请,担任PGL 布加勒斯特站的赛事解说。该赛事主办方及赛事本身将在本文中被重点提及,尽管协议中并无条款禁止我发表个人观点,但出于透明度原则,我有道德义务向读者披露这一关联。

几周前,PGL与ESL因各自即将举办的两项赛事,PGL 布加勒斯特站与IEM 成都站,陷入了对峙。

两项赛事的日程安排存在冲突:PGL赛事(10月26日-11月2日)的原定收官日,恰是ESL赛事(11月3日-9日)的开赛前日。这一安排成为了两大竞争对手(赛事主办方)之间代理战争的导火索。

早在8月初,除两支顶尖战队外,其余多数顶级队伍均已确认参加IEM 成都站。而到了9月初,当PGL 布加勒斯特站即将发放参赛邀请时,部分已确认参加成都赛事的队伍开始探讨双线作战的可能性,即同时参加两项赛事。

PGL布加勒斯特VS IEM成都:赛事日程冲突背后的电竞博弈,ESL强硬态度引发争议

队伍的这一意向促使ESL向已确认参加成都赛事的队伍发出警告。ESL方面表示,从日程安排来看,同时参加两项赛事“在客观上完全不可能”;并进一步指出,若有队伍中途退出IEM 成都站,将被禁止参加ESL下一项赛事,IEM 克拉科夫站(2026年)。

摘自ESL发给成都赛事参赛队伍的邮件:

“从PGL 布加勒斯特站与IEM 成都站的当前日程来看,同时参加两项赛事在客观上完全不可能。若队伍在布加勒斯特赛事的周一上午启程,将完全错过成都赛事首日的全部比赛。我们绝不接受队伍基于此情况规划参赛行程,也不接受队伍为及时赶上成都赛事而故意在布加勒斯特赛事中早出局。

从赛事诚信角度出发,我们无法认可同时参加两项赛事的可行性。

针对‘已接受邀请后又退出赛事将面临何种后果’的问询,在此明确:直接后果为禁止参加一项ESL职业巡回赛赛事,具体为2025年IEM 成都站之后的下一项赛事,2026年IEM 克拉科夫站。该处罚符合2025年ESL职业巡回赛-CS项目通用规则中‘2.14 退出赛事的处罚与后果’条款。”

在队伍与两大主办方反复沟通后,PGL最终决定将其演播室赛事的赛程缩短:原定11月2日(周日)收官,现调整为11月1日(周六)结束。此举旨在让那些打到赛事最后一天的队伍,能及时启程前往成都参赛。

在我看来,社区中部分人对整个事件的反应显得短视,而ESL素来“反派式”的名声更激化了这种情绪。

在各大讨论帖中,一些基本事实不断被误解或歪曲。考虑到大众对“两大主办方垄断赛事、行事强硬”的固有印象,这种误解或许并不意外,但在我看来,事情的逻辑本就清晰合理,如此误解实在令人困惑。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除非发明瞬间移动技术,否则任何打到布加勒斯特赛事周日(即原收官日)的队伍,也就是晋级总决赛与季军赛的队伍,都绝无可能及时抵达成都。

有人将此次事件与今年5月的情况类比:当时ESL允许队伍灵活调整行程,从PGL 阿斯塔纳站赶赴IEM 达拉斯站。但这两件事根本没有可比性,彼时的时区条件完全不同:队伍从哈萨克斯坦前往美国,尽管时间紧张,但客观上确实有可能(且实际也做到了)及时赶上比赛。

PGL布加勒斯特VS IEM成都:赛事日程冲突背后的电竞博弈,ESL强硬态度引发争议

但布加勒斯特与成都的情况截然不同,晋级布加勒斯特赛事四强的队伍,必将错过成都赛事的首日比赛,而首日所有16支参赛队伍都有赛程安排。

明确这一基本事实后,我们不妨设想:若按原赛程,队伍强行规划“双线作战”,会面临何种局面?

情景一:你在布加勒斯特赛事中晋级八强,最终被迫放弃成都赛事的首场比赛,或直接退出成都赛事。无论哪种结果,ESL都难以接受,其赛事将因此损失重要价值,且临时替补队伍也会引发一系列后勤问题。

情景二:你在布加勒斯特赛事中晋级八强,却为及时赶赴成都赛事,被迫放弃或故意输掉布加勒斯特赛事的八强赛。这不仅对PGL及其赛事不利,更涉及严重的赛事诚信问题。

情景三:你祈祷自己在布加勒斯特赛事中尽早出局,若如此,当初又何必参赛呢?

Aurora与GamerLegion是仅有的两支理性权衡后做出选择的队伍。他们预判布加勒斯特赛事的参赛队伍整体实力较弱,因此选择参加该赛事而非成都赛事,同时还能避免长途奔波的麻烦。

PGL布加勒斯特VS IEM成都:赛事日程冲突背后的电竞博弈,ESL强硬态度引发争议

如果我是这两支队伍的一员,恐怕会觉得自己“被亏待了”:他们做出选择后,规则却发生了变化,如今同时参加两项赛事已成为可能,但他们却无法更改初衷,只因ESL的参赛邀请在PGL调整赛程前就已确定。

而这一切,本可通过一点前瞻性轻松避免。一年多以来,两项赛事的日程安排及“分属不同大洲”的事实一直清晰可见,但似乎直到PGL发现其赛事邀请不如预期时,才开始着手寻找解决方案。

另一个常见的错误说法是“ESL无权禁止队伍参加其赛事”,甚至Richard Lewis、Mauisnake等业内人士也持此观点。但事实上,根据Valve监管赛事体系的赛事运营要求手册,只要主办方履行必要的透明度义务,此类处罚完全合法:

规则5.4 邀请例外条款

赛事主办方可制定规则,取消特定参赛者的参赛资格,适用情形包括:行为不当、作弊违规、被电竞机构标记为“匹配操纵风险对象”,或其他涉及诚信与合规的问题。若赛事主办方希望取消某参赛者的资格,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将取消资格的相关规则作为“补充信息”予以公示;

2. 在做出取消资格决定时,立即公示该决定的具体细节。

正如ESL在邮件中所提及的,其规则手册中早已包含此类条款。但在Valve看来,ESL最初的条款表述过于模糊,未能体现“取消资格的决定应统一适用,而非由主办方随意裁量”的立场。

因此,在此次事件发酵期间,Valve对赛事运营要求手册及ESL关于“退出赛事处罚”的规则均进行了修订,前者新增了上述立场表述(此前条款无相关内容),后者则完善了处罚细则。

规则4.3 补充信息

取消资格的规则不得由赛事主办方随意裁量、选择性适用。规则必须具备透明度,完全基于具体的客观标准制定,且无论受影响的队伍阵容或赛事相关背景如何,均应统一适用。

且并非只有ESL有此类规则。今年早些时候,FURIA退出PGL 克卢日-纳波卡站后,PGL也新增了类似条款(尽管从未实际适用),此举旨在向队伍所属俱乐部施压,促使其配合主办方建立赛事参与激励机制。

总而言之,两大赛事主办方之间的竞争,以及在Valve新监管体系下赛事竞争的激烈程度,都是不容忽视的现实。

我们无法排除一种可能性:两年前制定这些赛事日程时,主办方就已考虑到如今的竞争格局,而两大主办方赛事体系的冲突,或许本就是“有意为之”。当然,我也无法对此给出确切结论。

但在我看来,称“ESL此举是在强行胁迫队伍”,实在有些牵强。毕竟,主办方此次的所有举措,都是出于保护自身赛事的合理目的。


标签:‌PGL布加勒斯特 IEM成都 ESL Valve 赛事冲突